茫曲镇那然村作为全县唯一纯回族村,为彻底摘掉“软弱涣散后进村、维稳重点村、重点贫困村”三顶旧帽子,那然村积极探索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的乡村治理新思路新举措,提出1311工作思路,即巩固“1个核心”,加强“3个发展”,强化“1个整治”,加快“1个转变”,以新思路新举措为那然发展开拓出了一条新路子。
“1”是巩固党支部核心引领。持续巩固好支部的核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,创新理论武装,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在党的建设、经济建设、思想建设和民族团结等工作中,勇于担当作为,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把中央、省州县镇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,争创先进。
“3”是加强三大产业发展。一是加强拉面产业。党支部指导好153家拉面店的日常经营,加强有意向户的思想引导,实现扩规模稳增收;及时与县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沟通,每年评选信用户20户,为拉面户提档升级和扩大经营,以及为有计划无资金的群众提供贷款等资金支持;借助省建行“惠拉面”平台,年内实现拉面户经营、转让、食材采购等网络化,提升经营能力;鼓励拉面户参加上海等拉面经营地社保,为子女在该地受教育打好基础,力争3年内实现拉面户60名学生全部在外地就学,享受外地优质教育资源;在镇拉面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协助下,尽快成立“拉面经济发展协会”,实现规模化经营,抱团式发展和针对性培训,主动适应市场变化。二是加强劳务输出。结合并利用好拉面产业这个优势,每年保持劳务输出150人,实现创收530万元,特别是做好建档立卡户和贫困边缘户务工工作,年实现外出务工30人以上,创收100万元;与镇政府、县人社局、农牧水利局和扶贫开发局等部门积极沟通,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就业培训,提升拉面、种养殖和其它实用技能水平,增强劳务输出人员综合素质;做好就近务工年,实现年就近务工100人以上,创收350万元。三是加强畜牧产业。抓好扶贫产业项目发展,做好与县兽医站联系,保障年产仔率达70%,创收200万元;利用好长期积累的牛羊育肥经验,保持年育肥出栏5万只,做大做强以县城为主的肉类供应,实现年创收750万元;做好农牧互补工作,年种植玉米、燕麦等饲草1000亩以上,为舍饲圈养工作奠定基础。
“1”强化环境卫生整治。为了打造卫生干净整洁,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村庄,把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与“十乱”(柴草乱垛、棚圈乱搭、粪土乱堆、污水乱泼、垃圾乱倒、畜禽乱跑问题、广告乱贴、墙壁乱画、车辆乱停、工具乱放)整治相结合,改善全村环境面貌。坚持“干群联动、全面整治、典型带动、重点突破”的原则,从“十乱”集中整治入手,以公路、排污渠、主次干道、村庄周边、房前屋后等为重点,大力整治“脏乱差”问题,使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;积极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,落实“四长”(片长、村长、社长、队长)负责制,以片长为网格长,村长、社长和队长为网格员,对环境卫生工作加强管理,做到各尽其责、各司其职,着力构建了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全面覆盖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新格局;结合“美丽庭院”、“五星级文明户”和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等评选活动,强化村民主体责任,形成环境卫生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“1”是推进村风民风转变。将经济发展观念和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村风民风转变的重要举措,实现六个方面有新变化:着重在思想建设上有变化,强化“听党话,感党恩,跟党走”;着重在主动发展上有变化,摒弃等靠要思想,实现“要我发展”到“我要发展”的转变;着重在宗教信仰上有变化,确保宗教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;着重在遵纪守法上有变化,提升法治意识,强化文明诚信;着重在生态保护上有变化,努力建设绿色宜居村庄;着重在文明建设上有变化,提倡丧事简办、婚事新办,深化尊老爱幼、团结和睦。